木棉道 | 美到霸屏 !中国风的七个高级意境
每个人都是一本书,用千千万万段经历串连起人生的故事。每件衣服也不仅是用来遮挡或御寒的物品,它是最贴近我们肌肤的伴侣,它承载了历史的记忆、文化的精髓、匠心的坚守……
我们买一件衣服,或许只是因为自己一瞬间的喜欢;但是,要做出一件让人始终喜爱的好衣服,却要经历精选面料、精心设计、精巧制作的各个环节,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。
木棉道人始终相信:衣服一定是有自己的故事的。一件有故事的衣服,不仅能懂得人的内心对美的渴望与追寻,更能在穿着者中遇见更多的知音。20多年来,我们不仅是在做衣服,也是在用心写一卷木棉道着衣人的故事集。
今年,邀您与我们一起来书写,来见证。中国风,未来可期
有一种美,叫中国风,
在形,也在色,
有骨,也有韵。
尽管从很早以前开始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设计师们,以中国元素为灵感去设计时装的尝试从没有中断过。但不同的是,现在的中国风越来越高级和现代了。
记得好几年前,Met Gala曾办过一场以中国风为dress code的晚宴,取名“镜花水月”。结果来的明星们各个穿得要么像古代人,要么像唱京剧的。
因为当时很多人一提到“中国美学”这个话题,还只能想到一些老派的衣服,但这些衣服并不是为现代人的生活而设计的。
而如今不少新生代的国内独立设计师,只是拿中国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艺术作为底蕴,去结合现代时装的语言。出来的作品既时尚简约,又不乏传统的文化意境。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当代中国风的高级之处。
无声胜有声
留 白
所谓留白,是指中国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。一种高超的技法,一种过人的智慧,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意蕴。
“此处无声胜有声”。空白处是极致的静美。无色彩渲染,无一字注解。有美的享受和空灵的禅意。如沧海一粟,如空谷幽兰,渺茫境界中亦能映照万物。
山如画屏人如仙
写 意
写意,是虚虚实实的浪漫,是似有若无的缥缈。因为中式的美讲究留出思考的空间,也就没那么在乎画得像不像了。
一朵花,要是画出了立体纵深的效果,实在太像,就少了给人回味的空间。一条裙子,要是太过性感直白,就少了那份千回百转的婉约,丢失了中国人的含蓄美。
有点像诗,不必细致,但要有诗意才行。
倾城绝色在东方
中 国 色
“月白天青曙色早,柳绿蝶红山色晓”、“紫蒲生湿岸,青鸭戏新波”、“日落江湖白,潮来天地青”、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。
天青、紫蒲、月白、苍绿、黛蓝、妃红、十样锦……当这些名字袅袅娜娜地袭来,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,不仅传达了最真实的自然之美,还从字里行间揉捻出细腻的温柔,只有中国的颜色,才能这般,美得不可方物。
因此,穿好中国颜色,就很有品位了。
复得返自然
和 谐
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曾说:“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”。我们骨子里讲求顺其自然、天人合一。
因此,才有了惬意美好的田园诗:“返影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”“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” 才有了意境悠远的山水画,《庐山图》的秀美、《富川山居图》的洒脱……
而中式时尚与自然的和谐,体现在面料的舒适质朴,流淌于廓形的自在流畅,还在于纹样的人景呼应,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,以曼妙的韵致于服装上再现,凸显出穿着者的文化底蕴。
纤纤玉指,绣自成花
工 艺
“一片丝罗轻似水,洞房西室女工劳。花随玉指添春色,鸟逐金针长羽毛。”刺绣的细腻精致,手绘的诗情画意,流苏的翩然灵动,叠透的朦胧梦幻……经典的传统服饰工艺,只需一抹不经意的点缀,就能让衣服焕发出无限的韵味。
千百年的匠心沉淀,凝聚了中华文化艺术的最高审美,静好岁月的美好编织,满怀匠人的智慧和闺阁女子的情思,铭刻了极致的东方美。
平衡的中式美
对 称
世上有一种美,只有中国人最懂,它便是中式对称之美!
所谓对称,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,两边的形状和大小,是一致且呈现对称的
事物色彩、影调、结构。
对称的事物能给人一种“安静”的严肃感,蕴含着平衡、稳定之美。对称的飞檐翘角红墙黄瓦,对称的诗词歌赋丽句华章,在对称的美学里,我们看到了那顶天立地的一撇一捺。而服饰中的对称,有经典的立领、端庄的对襟,还包括服饰上纹样的点缀呼应等。
东西文化的碰撞
融 合
中式时尚,早已不止印象中的样子。除了丝绸、棉麻,牛仔丹宁,也能延续中式的生命力;版型可以量身合体,也能加入俏皮率性的元素;风格并不局限于复古,简单的休闲感,具有活力的潮流感,可以巧妙提高日常实穿度。
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禅的意境,与现代服饰的立体廓形完美结合在一起。这种中国元素的渗透不一定要是全方位的,既不需要复刻古时候的衣服,也未必要在衣服上写几个汉字这么直白,有时只用在审美上做一些转变就足矣。
上次的“新疆棉”事件,大家对国货的推崇达到了一个顶点。中式美、中国风、中国范、中国造,是一种情感表达,但又有多少人,是因为真正的喜欢而关注呢?
传统与时尚碰撞,多元与自我交融,中国风,的确还有无限潜力。
希望有一天,人们喜爱国货、中式美学,不只因情感发酵,而是由衷的欣赏与热爱。
2、本网其他来源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3、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,电话:0755-32905944,或者联系电子邮件: 434489116@qq.com 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
4、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。